股市相關

投資成功?怎樣的投資才算是成功呢?

探索股市的藝術

股市,彷彿是一場永不停歇的舞台,吸引著各式各樣的投資者,從業餘愛好者到專業基金經理。然而,要在這個變幻莫測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需要更多的是藝術感和策略,而不僅僅是純粹的運氣。本文將探索投資的藝術,以及如何航向成功的股市之路。

藝術與科學的交匯處

投資既是藝術,也是科學。在股市中,投資者需要運用數據分析、經濟學知識和財務技巧,同時又要根據直覺、洞察力和情感做出決策。這種藝術與科學的結合使投資成為一門獨特的學問,需要不斷的實踐和精進。

風險與報酬的平衡

投資從來都不是一條不攀登高峰就能夠輕鬆獲得的道路。與之相伴的是風險,而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平衡風險與報酬。投資者應該明確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制定風險管理策略,以確保資本得到保護,同時也能追求理想的回報。

市場心理學的影響

市場心理學是股市的一個重要方面。投資者情感和情緒對市場價格和趨勢有著巨大的影響。貪婪和恐懼時常在市場中交替出現,而成功的投資者需要學會適時冷靜思考,避免情緒化的決策。

長期投資的力量

雖然短期交易可能能夠帶來快速的利潤,但長期投資往往更加穩健且可持續。成功的投資者通常具備遠見,他們不只看到眼前的波動,更關注長期的趨勢。長期投資有助於減少短期波動的影響,並實現穩定的資本增值。

不斷學習與進步

最後,投資是一個永不停止的學習之旅。股市不斷演變,新的機會和挑戰不斷浮現。持續學習、不斷改進投資策略,並與其他投資者分享經驗,這是成功的投資者的共同特點。

總而言之,投資是一種藝術,需要深入的洞察力、藝術感和策略性思考。這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同時也需要堅定的信念和耐心。無論您是一位初學者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投資者,股市的藝術都值得探索,它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會的世界,等待著您的發現和創造。

投資成功?怎樣的投資才算是成功呢? 閱讀全文 »

中國大陸股市上漲領先指標浮現,經濟數據助推投資信心

本周中國大陸上證指數下跌1.8%,法人普遍認為這主要受到地緣政治的雜音影響,對投資情緒造成了一定的幹擾。然而,強勁的經濟數據表現或有望逐步改善投資者的信心。摩根投信指出,中國大陸股市近期出現震盪,主要原因是市場對美國可能對中國推出投資禁令的消息感到擔憂,這再度引發了中美地緣政治局勢的關注。

摩根投信的分析顯示,儘管短期內仍存在一些幹擾,但綜觀中國近期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復甦勢頭仍在持續。這些數據包括3月份的官方製造業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第一季度的GDP增長率等,均優於預期。如果這種復甦勢頭能夠延續到第二季度,有望逐步改善市場投資者的信心。

摩根投信進一步指出,中國大陸股市上漲的領先指標浮現,即中國企業長期貸款的增速。中國在3月份新增的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快速增長,顯示中國政府陸續推出的穩增長刺激措施已開始發揮作用,而且房地產市場也呈現出回穩的跡象。目前市場預期,在寬鬆的政策延續和更廣泛的需求復甦支撐下,中國第二季度的信貸增長有望持續攀升,這將對中國股市的未來表現提供支撐。

中國大陸股市上漲領先指標浮現,經濟數據助推投資信心 閱讀全文 »

國安基金宣告撤退,台股逆勢反彈,全面收復失地!

國安基金昨天(13日)在盤後宣佈即日起撤退,雖然台股已提前預測出大幅下跌128億元,但今天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上揚,亞洲股市中的日本和韓國股市也出現上升趨勢。在這樣的利多消息影響下,台股今天展現出強勢反彈的氛圍。截至上午11點半,指數最高來到15,941點,大漲136點,相當於將昨天的跌幅完全收復,並且蓄勢再向萬六大關靠攏。

台積電ADR終於開始反彈,也帶動了今天股價的回升。截至上午11點半,台積電(2330)股價大漲9元,達到519元,對指數貢獻約75點。此外,台達電和鴻海等權值股也展現出同步強攻的態勢,一掃近期低迷的局面。

國安基金宣告撤退的消息讓市場重燃熱情,台股在全球股市上漲的氛圍中逆勢反彈。儘管市場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但投資者對台股未來走勢的信心有所恢復。隨著市場情緒的回暖,我們期待台股能夠持續保持良好的表現,迎接更多投資機會的到來。

國安基金宣告撤退,台股逆勢反彈,全面收復失地! 閱讀全文 »

股市巨浪,外資逃離284億,投資者迎來轉機?

股市正面臨著來自SVB的猛烈風暴,市場對金融危機的擔憂日益加劇,美國股市道瓊斯指數連續五天下跌,而台幣在連續兩日強勢上漲後,早盤一度大幅升值1角,但仍無法擺脫金融和航運兩大受困領域的困境,最終下跌了200點,失守了15400關口。外資(不包括自營商)今日賣超了284.5325億元,創下去年10月11日以來的最大跌幅,投信則買超了27.301億元,自營商賣超了60.1191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了317.35億元。外資的風向再次發生了轉變,今日翻空賣超了284.53億元,本月累計賣超達到了705.62億元。

在權值股全面走弱的情況下,金融和航運兩大受災板塊分別因為SVB倒閉和萬海空襲而同時陷入困境,台股一度下跌了212.37點,跌至15348.12點,電子和金融股表現一片黑暗,只有食品、橡膠、水泥等板塊抵禦住了下跌壓力。最終加權指數下跌了200.07點,收於15360.42點,成交量縮減至2317.05億元。

在利空因素的影響下,權值股自身難以自保,台積電、鴻海等股票下跌了約1%,台達電、聯電等股票下跌超過2%,賣壓相當強烈。聯發科則小幅下跌3元,唯一保持紅盤的股票是信驊。世芯-KY、祥碩等股票下跌1%以內,大立光、創意、旭隼、力旺、亞德客-KY等股票受到了重創。

SVB風暴的擴散讓多家地區性銀行股遭到屠殺,甚至出現了熔斷現象,國內金融股難以倖免,遭受到了追殺,各大金融機構股票紛紛下挫。只有群益期能夠抵擋下跌壓力,第一保、國票金等股票下跌幅度超過7%。王道銀行、統一證券、中信金、旺旺保、新光金、群益證等股票下跌幅度超過2%,元大金、上海商銀、富邦金、開發金、國泰金等股票下跌幅度超過1.5%。金融類股指數大跌了1.64%,K線圖連續四天呈現黑色,半年線拉響警報。

航海王受到了萬海去年第四季度出現虧損的影響,每股配息從原本的5元大幅縮水,跌停價收盤在72.5元,跌破了半年線,成交量激增至近5萬張。陽明受到公佈每股現金股利20元的影響,股價下跌2%。長榮則在收盤時出現反彈,收於171元,盤後公佈去年每股盈利87.07元,每股配息70元,殖利率約40%。集團旗下的小金雞長榮航太上市首日大漲30%,掀起了一波蜜月行情。華航、長榮航等航空巨頭遭受波及,分別下跌了3.7%和4.6%。

在美國接連發生中小型銀行倒閉潮,經濟衰退風險上升的背景下,資金湧入推動著台股行情。自從去年10月底的最低點12600點以來,台股已經反彈至今年3月初的15900點,累計漲幅超過25%。目前股市的估值並不便宜,建議投資者採取防禦型操作,耐心等待更好的買點。

凱基投顧預計,美聯儲在3月份只會加息1個基點,預計在金融市場波動平穩後,5月份再加息1個基點。之後利率將維持在5-5.25%的水準,直到出現經濟衰退跡象才會再次降息。投資者應保留現金為王或採取防禦型操作,在下半年基本面真正觸底之後,再轉為積極型操作。

從台股的基本面來看,預計晶圓代工業的景氣在第一季度會觸底,第二季度半導體行業的庫存調整將完成。整體而言,2023年上市和上櫃企業的盈利仍然在下降,但科技股的表現優於傳統行業股票,預計企業的營收年增率將逐季上升,盈利年增率有望在下半年轉正。對於台股的未來仍然持樂觀態度,短期內遇到較大的回檔反而提供了低位買點。

股市巨浪,外資逃離284億,投資者迎來轉機? 閱讀全文 »

股市回穩 解除禁空令4大措施

隨著近期國內外股市逐步回穩,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也趨於減少,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宣佈自明日起解除禁空令等四項台股限制措施。這些措施包括調整回復最低融券保證金比例、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還有取消當日收盤價跌幅達3.5%以上,次一交易日不得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放空等限制措施。

在去年(2022年),台股經歷了一段動盪的時期,國家安全基金進場護盤,金管會於去年10月1日啟動了第一波「限空令」,並實施了兩項措施,包括調降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以及調升有價證券最低融券保證金比例。然而,由於台股持續下跌,金管會於10月12日再度推出升級版的「限空令」。隨著台股跌破一萬三千點,金管會於10月21日進一步實施了「禁空令」,即當日收盤價跌幅達到3.5%以上時,次一交易日不得放空。

基於近期國內外股市逐步回穩且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減少的情況,金管會經過審慎評估後決定解除四項限制措施。這些措施包括調整回復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調整回復最低融券保證金比例,還有取消當日收盤價跌幅達到3.5%以上時,次一交易日不得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放空的限制。同時,金管會也取消了放寬抵繳信用交易應補繳差額擔保品範圍的措施。

金管會表示,截至今年2月22日,台股上漲了9.06%,在亞洲股市中表現優異。其他主要市場的表現為新加坡上漲1.5%、香港上漲3.25%、日本上漲3.87%、上海上漲6.54%、深圳上漲8.03%、韓國上漲8.11%。這表明國內外股市已逐步回穩,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也趨於緩和。此外,外資也逐步回流,根據金管會證期局的統計,今年以來外資已經買超台股2343億元,相較於去年全年賣超1兆2325億元,外資的回流情況有所改善。

因此,金管會解除了禁空令等四項措施。其中,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的限制原本自去年10月12日起生效,限制比例為該種有價證券前30個營業日的日平均成交數量的10%,現在將調整回復為30%。同時,上市及上櫃有價證券的最低融券保證金比例原本自去年10月12日起提高至120%,現在將調整回復為90%。這些調整將有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促進市場的穩定發展。

股市回穩 解除禁空令4大措施 閱讀全文 »

金管會限空令發揮效果?政府堅守12,682點,搶短線務必迅速准確

上週至今,美國股市四大指數出現反彈,然而台股大盤受到美中科技戰的影響,導致台灣半導體股股價受到衝擊而下跌,台股大盤跌破了13,000點。10月20日,台股大盤盤中最多下跌了278點,最低跌至12,698點,甚至回測到12,682點的支撐位;然而在護盤基金的大幅拉抬下,最終台股收盤只下跌了30.66點,收報12,946點,政府明確展現了對12,682點支撐位的堅守。

然而,10月20日晚間美股收盤下跌的拖累下,護盤基金拉抬的電子股在10月21日再度大幅下跌,導致台股大盤收盤下跌了126.9點,收在12,819點。本週一,台股大盤和個別股票價格有望反彈,受到上週五美股大幅反彈和金管會實施限空令的影響,然而如果個股股價開盤過高,不要急著衝進去搶短線,應在盤中回落後再低位吸納和進行區間操作,尤其要快速進出。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政府明確展現了護盤12,682點的企圖,然而在俄烏戰爭未能迅速解決、美聯儲堅持鷹派加息、美國對中國科技實施制裁和管制尚未解除的情況下,全球政治和經濟風險依然極大,全球股市中長期走勢仍然偏向空頭,並無太多樂觀的理由。此外,台灣科技業面臨下游產品需求減少和庫存過剩的壓力,加上兩岸關係緊張,使得外資今年以來大幅拋售台股,拋售金額累計約1.3兆台幣,同時資金外流也導致台幣大幅貶值,因此台股在中長期仍需保持謹慎應對。

相關分析師表示,根據道瓊指數跌破2020年2月疫情爆發前的高點來看,按理台股大盤也應該跌至疫情前的12,000點水準。然而,出於選舉政策的護盤考量,政府唯恐12,682點被突破,因此台股大盤將會回測12,000點,甚至如果不幸連12,000點也守不住,則可能回測到十年線的11,000點。因此,政府的短線護盤企圖非常明顯。

儘管短期內美台政府可能會試圖拉抬選情,美股和台股的大跌也會出現反彈,然而缺乏基本面的支撐,這種反彈只能被視為技術性反彈。投資者搶短線時應該及時盈利就出場,不要持有太久。建議在台股大盤12,600至13,500之間進行區間操作,如果跌破12,600點則停止損失,超過13,500點則停止盈利。唯恐急速反彈幾天後又再度下跌,就像10月份的第一週,台股大盤連續三天上漲了600點,最高來到13,902點,卻未突破前波低點13,928點,之後又大幅下跌超過1,000點,最低來到12,692點。對於沒有高超的短線操作能力的投資者而言,盲目搶進股票市場往往會遭受損失。

每次空頭市場的急跌後往往會出現大幅反彈,這常常使得投資者產生幻想,然而反彈的高點往往無法超過前一波的低點。如果投資者沒有高超的短線操作能力,就不應盲目追逐股票。然而,許多投資者往往難以領悟這一點,他們自以為能夠高超地進行短線操作賺錢,結果往往手腳不靈敏而出現損失。

在目前的不確定市場中,保持冷靜和謹慎的投資策略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在充分瞭解市場情況、具備足夠的短線操作能力和適當的風險控制措施下,投資者才能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並尋求獲利的機會。

金管會限空令發揮效果?政府堅守12,682點,搶短線務必迅速准確 閱讀全文 »

台股逆勢反彈 10月展望看好

台股在美國聯準會(Fed)強力升息和經濟衰退的隱憂等利空因素的肆虐下,外資紛紛撤離,導致9月30日下跌109點,收盤於13,424點。整個9月份累計下跌1,670點,成為今年以來第三度單月下跌超過千點,且周、月、季線同步下滑,股民倍感痛苦,形容遭受「割韭菜」。然而,展望10月,法人普遍看好可能會上演逆勢反彈的行情。

9月被譽為「韭菜月」,台股的權值股代表台積電在30日收盤再度創下波段低點,股價跌破422元,市值失守11兆元大關。加權指數收於13,424點,下跌109點,儘管跌幅稍有收斂,但仍未能扭轉破底的趨勢。根據統計,9月份整體市值蒸發逾5兆元,僅剩下42.05兆元,外資累計賣超金額高達1,685.8億元,撤離速度驚人。

受到聯準會鷹派政策持續施行的影響,美股重挫和新台幣貶值等連鎖效應幹擾,台股在9月份可謂「殺聲震天」,連續三次破底,周線連續六週下跌,整個9月份大盤暴跌1,670點,跌幅達11.07%,成為自6月份以來第二次出現雙位數跌幅的月份。月線翻黑結束連續兩個月的上漲,第三季度季線更是連續三個月下跌,使得今年前三季的大盤跌幅擴大至26.31%。

然而,在台股接連破底的情況下,金管會也出手救市,宣佈從10月1日起調降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同時調整融券保證金比例,以減輕空方的賣壓。此外,國安基金也持續進行護盤行動,市場期待將會醞釀一波底部反彈的行情。

儘管9月份台股大幅下跌11%,主要受到Fed持續實施激進升息政策和匯率問題的影響,導致台股和匯市同步重挫,但從技術面、基本面和訊息面的分析來看,我們可以預判10月份的行情將會好於9月份。首先,大盤本益比已回到相對較低的區間,而在短期急跌的過程中,技術指標持續處於超賣區域,隨時都有技術性反彈的機會。

此外,第四季度仍然是傳統的消費旺季,即使在庫存調整期間,電子產業的基本面需求也不會比第三季度差。此外,國內解封帶來商機,將帶動內需和觀光產業的發展,這些因素較為正面。第三,Fed升息和美元的強勢趨勢已經迅速反應,預計第四季度將有較大的整理機會,因此導致股市持續重挫的利空訊息將會減緩,賣壓將減少,預計指數的反彈首先會回到月線水準。

台股逆勢反彈 10月展望看好 閱讀全文 »

限空令2措施與台股走勢分析:反彈與轉強或不切實際?

台股連續下跌,金管會在今天終於宣佈了兩項救市措施,專家認為這將有助於市場緩解恐慌情緒,使台股投資回歸理性,並跟隨國際股市的走勢。然而,希望台股能夠明顯反彈並轉強似乎有點不切實際,整體走勢仍然會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指出,過去四次實施限空令,只有兩次對股市止跌產生了成效,這主要是因為股市走勢必須考慮整體金融市場的環境狀況,推出救市措施並不代表股市就能轉強。

比較限空令實施前後的市場環境,恐慌情緒可能會減少。無論是政府基金護盤還是限空令,都希望台股不要出現過度恐慌,讓投資者能夠理性操作。畢竟,目前國際利空因素仍然需要消化,大家應該理性看待。

今天是金管會證期局的例會,原本延後一周以觀察市場情緒,然而這一周股市持續下跌,如果在今天沒有推出相應政策,必然會受到譴責,這已在預料之中。政府主要希望台股走勢不要明顯落後其他市場,但要期待台股逆勢優於其他市場並上漲,似乎有點不切實際。

最近兩天的指數上漲勢頭稍為減緩,我們是否能期待股市有正面反應呢?美元指數的短期上升速度過快,正乖離值偏高,短期面臨壓力,這使得上漲勢頭稍顯疲態,並出現修正的跡象。然而,整體而言,美元仍然保持強勢震盪的趨勢,這導致股市難以有效地反彈。由於美元正乖離值偏高,美元指數回落並使股市反彈的機會仍然存在。然而,投資者應當注意,這並不意味著情勢發生了逆轉,即使進場,也應僅限於短線操作,目前的風險仍然偏高。

限空令2措施與台股走勢分析:反彈與轉強或不切實際? 閱讀全文 »

「股市新的挑戰?掌握9月投資策略!」

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在近期的表現受到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8分鐘發言的影響,從6月16日的低點一路攀升到8月25日,漲幅高達14.5%。然而,現在投資者都在觀望接下來該如何應對股市的走勢。

如果我們回顧美股的歷史表現,紐文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長梅尼克(Saira Malik)指出,觀察標普500指數自1928年至今的數據,即使排除了911事件和金融海嘯時期,9月仍然是美股歷史上表現最差勁的一個月。同樣地,《巴倫》週刊網站的分析也顯示,觀察道瓊工業指數,回溯到1896年的數據也顯示,9月平均來說是表現最差的一個月。

這種現象被稱為「9月效應」,引起了投資市場的廣泛關注。然而,對於「9月效應」的起因,專家們仍存在爭議。可能的原因包括夏季假期結束後,家長需要籌措學費而不得不出場換錢;另一種可能是人們度過暑假後回到市場上,更希望能夠先獲利了結。

針對即將到來的「9月效應」,《CNN》引述威爾夏(Wilshire)投資長伊曼紐(Josh Emanuel)提醒投資者:「地緣政治風險和經濟數據都可能導致市場波動,投資者應該做好準備。」

此外,一些專家警告稱,即將到來的不僅僅是股市表現的平均差,而是一場「超級泡沫破裂」。華爾街傳奇投資人葛拉漢(Jeremy Grantham),今年已經81歲,於8月31日發表的文章中強調,股市將面臨「超級泡沫破裂」的挑戰,投資者應該做好準備。

在面對這些挑戰時,投資者應保持冷靜,不僅要考慮歷史趨勢,還需要根據個人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同時,密切關注市場動向,結合充分的市場分析和專業意見,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股市新的挑戰?掌握9月投資策略!」 閱讀全文 »

調查局全力追蹤股市禿鷹!23人被約談

股市連日暴跌,金管會先前已經關注到一些股市名嘴扮演「禿鷹」的角色,藉機放空市場。現在,法務部調查局也在8日展開了全國性的「股市禿鷹」調查行動。調查局動員了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的調查處,以及中機站和基隆市調查站的近百名調查官,同步進行調查,針對可疑的股友社、股市老師和名嘴等19起案件展開偵辦工作。總共約談了23人,並進行了4處搜索,根據《證券交易法》和《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依法扣押了大量會員名冊等相關資料。

股市連日大跌,金管會發現許多股市名嘴透過社群媒體和電視節目等途徑散佈空頭消息。相關單位將調查這些名嘴在發佈利空消息時是否別有用心,意圖壓低股價後再以低價買進,與主力操縱市場,充當「禿鷹」的角色。

據瞭解,金管會已經監控多位股市名嘴,發現這波台股連續暴跌的問題不在於法人,而是散戶。許多恐慌出售股票的投資人和散戶由於投資經驗不足,成為股市名嘴的忠實觀眾,深受其影響。因此,金管會等單位才要調查是否有名嘴刻意「放空」。

調查局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與金管會密切聯繫。經過多日的證據收集,調查局經濟犯罪防制處規劃並統籌了相應的行動。他們針對外界流傳有人利用近期股市的波動,透過電視節目、社群平臺等通訊媒介散佈謠言或不實資訊,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和《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調查局在8日對股市禿鷹展開了大規模的清查行動。他們動員了臺北市調查處、新北市調查處、桃園市調查處、台南市調查處、中部地區機動工作站以及基隆市調查站等外勤處站,同步執行了19起調查案件,約談了23人,進行了4處搜索,並依法扣押了會員名冊等相關資料。

調查局全力追蹤股市禿鷹!23人被約談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