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電如何影響救援行動?消防專家解析:平時演練真的夠嗎?

屏東縣東港安泰醫院3日驚傳火警,釀9死。(謝佳潾攝)

屏東安泰醫院火警悲劇發生,造成9名病患不幸喪生。院方指出,雖然每個月都有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和固定演練,但由於事件發生時突然斷電,導致搶救難度大幅增加,「平時的演練和實際執行的狀況差距很大」。對此,小編橙橙也有一些心得與觀點,讓我們來深入探討這次事故背後所揭示的問題。

演練與實際的差距:斷電讓搶救變得更加艱難

根據屏東縣衛生局的報告,安泰醫院過往的消防安全檢查和演練紀錄都是合格的,且在逃生演練方面也投入不少努力,然而這次火災卻在斷電後面臨了極大的挑戰。安泰醫院榮譽院長蘇清泉提到,火災發生後因濃煙迅速蔓延,並產生煙囪效應,尤其在斷電的情況下,疏散行動只能依靠人力,一層一層從10樓將病人背下樓,尤其是行動不便、臥病在床的患者,成為救援最大的難題。

橙橙在此想提醒大家,雖然演練很重要,但演練的重點應該放在實際可行性上,考慮所有可能的變數,特別是突發的斷電情況。此次事故中,消防人員和醫護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卻因為醫院的電力系統中斷,導致許多設備無法正常運作,使得救援難度大增。

消防專家分析:有演練還不夠,需真正做到位

消防專家林金宏表示,長期照護機構和醫院在日常中有進行教育訓練和消防演練是基本要求,但真正的關鍵在於演練的細節有沒有被確實評估和執行到位。他個人對「無預警演練」持保留態度,認為如果基本消防和逃生功夫還沒有做好,貿然進行無預警演練可能造成更多混亂。

橙橙認為,演練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提升在突發狀況下的應變能力,因此在日常演練時應該要模擬最糟糕的情況,如火災中斷電、風雨影響救援等,以避免當真正的災難來臨時才發現無法應對。

預防火災的設計缺陷:防火區劃的重要性

林金宏指出,這次火災發生於颱風天,確實增加了搶救的困難度。但一個好的建築設計應該考慮到各種防火措施,如設置防火區劃,以限制火勢和濃煙的蔓延。從目前的報告來看,火災發生時,不同樓層都有出現死者,顯示濃煙沒有被有效阻擋,向其他樓層蔓延,這也突顯出建築防火設計上的缺失。

對於這一點,橙橙也想特別強調,防火區劃不僅僅是消防設備的配置,而是整體建築規劃中的一部分。特別是在醫院這樣的特殊場所,因患者行動不便,一旦火災發生,快速、安全的疏散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水平避難的設計和避難區的預先規劃,都是可以在災難發生時減少傷亡的重要措施。

實際應變中的問題:設備和人員之間的落差

火災發生時,一度傳出有員工失聯的情況,這更顯示出應變機制和設備之間存在的缺口。林金宏指出,每次重大火災過後,相關單位雖會進行檢討,但若沒有真正把握到問題的核心,只是做表面功夫,將變數考慮不周全,悲劇只會不斷重演。

橙橙在此建議,平時的演練應結合實際情境,並定期進行設備檢查,特別是在颱風等惡劣天氣下,如何確保設備的穩定性,這一點非常重要。另外,也應該強化員工的應變能力和協作訓練,避免在危急時刻因溝通不良而發生混亂。

平時準備需更真實,應對突發狀況更從容

這次安泰醫院火警的教訓提醒我們,日常的消防演練和設備檢查,應該不僅僅是形式上的通過合格標準,而是要切實地評估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斷電、濃煙蔓延以及病患的移動困難,這些都是應該在日常中多加考量的部分。

橙橙認為,預防火災和其他意外事故,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防患於未然。透過真實有效的演練,考慮到所有可能的突發狀況,才能在災難來臨時減少傷害、保護每一條珍貴的生命。消防專家和醫療單位需要合作,針對醫院內的特殊情況,制訂出更完善的應變計劃,這樣才能讓每一場演練真正發揮它的價值。